7月2日,会计学院胡振兴教授结合其创业资本运作科研团队承担的多项课题和现实状况,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论文写作培训,系统解析实证研究的设计思路、关键问题和结构框架,为提升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方法论指导,团队所有成员到会参与活动。

在三个多小时的深度研讨中,胡振兴以《经济研究》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的系列论文为范本,提出实证研究的六大核心闭环框架:从国家战略需求切入锚定研究问题,通过高层梯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构建"政策背景-理论机制-研究设计-实证检验-机制验证-政策建议"的逻辑链条。他强调变量设计是实证研究的灵魂,现场演示了Python文本分析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抓取“环境”“新能源”等关键词识别高管环保背景作为自变量,基于基金投资范围文本筛查构建绿色投资者数量因变量;以环保投资、政府补助为中介变量揭示作用路径,通过企业所有制性质(国企/民企)、行业污染属性等调节变量探索研究结论的边界条件,形成多维度的机制验证体系。
针对困扰青年学者的内生性问题,胡振兴分享了团队创新解决方案。他以《高管环保背景与绿色投资者进入》为例,解读了选用高管籍贯地污染事件作为工具变量,有效破解了“绿色投资者偏好导致企业主动聘用环保高管”的反向因果困局;在ESG主题研究中,采用ESG专项基金持股数量作为工具变量,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创新产出的因果促进作用。这些方法论为设计严谨的实证模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他指出,高水平研究要立足中国场景,用本土数据讲好世界故事。青年教师要善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将政策热点转化为理论创新点。
会计学院通过资深教授传帮带机制,助力青年教师打破科研单打独斗的局限,推动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助力科研工作从单点突破向体系化创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