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林心怡,中共党员,会计学院会计学2105班学习委员,学校第三期“青马班”学员,手握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曾荣获校二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中获校级二等奖。

01初心如磐:在服务中锚定职业方向
作为会计学2105班的学习委员,林心怡的三年大学时光始终与“责任”二字紧密相连。从耐心解答同学的会计分录难题,到组织班级各项活动,她在琐碎的学生工作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在《纳税会计与筹划》课程中,一次关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纾困中小企业”的案例分析让她深受触动。“原来税收政策可以如此精准地守护民生”,带着这份认知,她开始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公众号,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税收篇章。当看到“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超2.2万亿元”的数据时,她暗下决心:“我要成为这条蓝色纽带中的一环。”
02笃行不怠:在备考中砥砺前行
确定报考税务局后,林心怡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分析发现,行测考查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多种能力,申论注重时事热点分析和文字表达,虽然没有专业科目考试,但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贯穿其中。基于这些了解,林心怡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暑假留校期间,她开启了基础学习的关键阶段。每天早上背诵申论素材、政治理论知识点和法律条文,白天系统学习行测各模块,晚上复习巩固并结合案例分析。学习时,她认真做笔记,梳理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强化阶段,林心怡大量刷题。购买模拟题和真题集,通过刷题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做完题后,她仔细分析错题,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比如在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她发现自己在语句排序和逻辑填空上容易出错,便集中攻克,总结答题技巧,逐渐提升得分率。冲刺阶段,林心怡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作答,适应考试节奏。调整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优先做擅长的题目。同时,持续关注时事热点,将新政策、新案例融入申论答题中,提升答案的时效性和深度。对于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她不断强化记忆,确保在考试中能准确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面试备考阶段,林心怡深知自信大方的重要性。她通过参加模拟面试,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纠正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让自己在表达观点时更加从容自信。她还积极收集面试常见问题,提前准备好高质量的回答,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在真正的面试考场上,她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自信大方的表现,赢得了考官的认可。
03向阳而生:在心态调整中拥抱成功
备考税务局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压力如影随形。但林心怡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她深知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暑假留校学习,面对单调的学习生活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林心怡也曾感到焦虑。但她没有被情绪左右,而是主动调整。她告诉自己:“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坚持就会有收获。” 为缓解压力,她在学习之余跑步、听音乐。跑步时释放压力,音乐让她平静,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在备考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比如在做模拟题时,成绩不理想,或者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总是理解不了。每当这时,林心怡都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她会回顾自己之前取得的进步,告诉自己:“我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同时,林心怡还积极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她会向他们倾诉备考过程中的压力和烦恼,听取他们的建议和鼓励。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心态决定成败,在备考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林心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